噬菌體的防治與高效消泡劑
發布時間:2012-10-16 21:22:02
眾所周知,噬菌體是一種極微小的生物,同時也是病毒的一種。噬菌體可以通過細菌過濾器,并且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。由于上述原因,噬菌體染菌在發酵行業尤為常見,造成發酵工業的損傷。
(一)噬菌體污染的征兆
噬菌體開始污染的特征為糖氮等營養成分消耗遲緩,pH異常,產生大量泡沫,有時高效消泡劑發酵液呈粘膠狀可拔絲,產物減少或停止,發酵液有色味的改變等,嚴重污染時,對數生長期的細菌,可以明顯看到自溶。
(二)防治噬菌體的常用有法
1.選育抗噬菌體菌株,這是有效的防止噬菌體的措施之一,但是新菌株使用一定時間后,仍然可能感染新的噬菌體,這些新噬菌體可能是噬菌體的新品系,或原來屬可抗性噬菌體的突變品系,也有可能生產菌株中混有溶源性菌株,有些溫和噬菌體發生突變和重組而形成烈性噬菌體的現象;因此要定期更換抗株。
2.保持環境的清潔,高效消泡劑,注意菌種保藏,是防止噬菌體污染的另一措施,升高空氣進氣口,可以減少噬菌體污染的機會。
3.加強對廠房周圍環境的噬菌斑監測:環境中噬菌斑增加,可作為高效消泡劑發酵罐內有可能受噬菌體侵染的指標。
4.噬菌體抑制劑,在發酵液中加入螯合劑與高效消泡劑,非離子去污劑,對抑制噬菌體吸附或在細胞內繁殖有顯著效果。據報道,這些藥物在適當的濃度下,不影響細菌細胞的正常生長。
抗壞血酸、谷胱甘肽、L-半胱氨酸、精氨酸、賴氨酸及其衍生物、脫氫醋酸鹽、β-丙內酯和焦碳酸二乙酯等,能抑制噬菌體生長或使其在游離狀態失活,或使噬菌體單鏈DNA切斷。焦磷酸二乙酯還能抑制噬菌體DNA和蛋白質合成,并抑制宿主細胞自溶。但由于費用較高及是否影響生產菌尚無定論,只作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5.使游離噬菌體失活的方法很多,熱酸、熱堿或氧化物均能使發酵罐內外的游離噬菌體失活。0.2%漂白粉,0.01%-0.1%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1%甲醛等單獨或聯合使用殺滅環境和設備中的游離噬菌體,亦可獲得較好的效果。
游離的噬菌體廣泛存在于空氣中,在空氣吸氣口加裝熱水噴淋設施,空氣經80℃左右熱水噴淋清洗,即可殺滅空氣中的游離噬菌體。
在發酵行業中,常在高效消泡劑發酵開始時,菌體生長良好,后來突然急劇減少,短短幾個小時內,數10T發酵液中的菌體全部被破壞,不再積累谷氨酸,往往相隨出現染菌,造成倒灌,甚至連續倒灌。
造成菌體染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谷氨酸生產菌被一種微小的病毒—噬菌體侵染所致。噬菌體對谷氨酸、核苷酸等發酵的危害,輕則減產,重則會引起高效消泡劑發酵液全部倒棄,造成嚴重損失。
本文參考《發酵微生物學》一書。
常見問題

相關鏈接